YOU ARE HERE:
2017年01月06日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指导“十三五”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确保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
2016年12月21日
发改委在《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中明确提出,到 2016 年底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调整至居民不低于 0.95 元/立方米,非居民不低于 1.4 元/立方米,县城、重点建制镇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 0.85 元/立方米,非居民不低于 1.2 元/立方米。未调整前除北、上、深及东部沿海部分城市以外,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费用低于 0.95 元/立方米;城市居民的污水处理费均价大约 0.81 元/吨,此次政策的调价幅度在17%左右。
2016年12月14日
12月7日,杭州市迎来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四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一次工作会议。 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3省1市,以及环境保护部等14个部委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联手捍卫这一方好山、好水、好空气。 今年1月~11月,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12.4%,较2013年同期下降27.9%,各地空气质量均有改善。3省1市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大气十条”中提出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同呼吸”3年之后,新达成了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水气同治”将成为今后的新趋势。
2016年11月30日
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针对《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2016年11月29日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2016年11月23日
业界呼吁多年的“排污许可”姗姗来迟。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所谓排污许可,即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许可,是以许可证为载体的、对固定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实施“一证式管理”的制度。它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一张“证”,而是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的排污申报、排放标准、监测方案、环保设施监管和限期治理以及违法处罚等诸多内容的一本“小书”。 《方案》提出,2017年建成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将排污许可证申领、核发、监管执法等工作流程及信息纳入平台,各地现有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逐步接入。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2016年11月21日
11月18日,国新办召开政策例行通气会,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16年11月1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对“十三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进行了细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