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7.20 来源:东方网
今年第10号台风“安比”正逼近上海。据预测,“安比”可能将于21日夜间到22日上午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并且不排除在上海登陆的可能性。对此,上海防汛防台全面进入“实战阶段”。东方网记者今天下午实地走访华泾西雨水泵站,聆听汛期不再“看海”的幕后故事。
服务徐汇、闵行两地 配有“智能”系统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排水系统建设落后,当处于强降雨区域时,华泾地区就被击中“软肋”,附近道路积水严重,对市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如何破解?华泾西排水系统工程应运而生。
“华泾西雨水泵站临近淀浦河,在上海的排水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金明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泵站内共有6台水泵机,横跨徐汇、闵行两区,服务范围东起东新港,西至梅陇港-外环线-华泾港一线,北起淀浦河,南到华泾港,总共服务面积为344公顷。据悉,华泾西雨水泵站设计标准依照三年一遇的防汛标准进行设计,配泵流量为20.4秒立方,可排除服务范围内51毫米/时强度的降雨,比原先“一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升级不少。
除了标准设计,今年的城市防汛还更为智能。“这是我们的排水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降雨、积水、泵站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控。”黄金明介绍,该套系统中,降雨监测有200个点、道路积水有220个点、对317座泵站运行情况监控是全覆盖,对正在降雨、降雨强度比较大的区域和发生积水的区域系统第一时间会发出提醒,提请相关部门重点关注,泵站水位、截流泵和雨水泵开泵情况、输送干线全网流量情况也实时在线,为一网调度提供支撑。
此外,今年还新建投用排水泵站区域集中监控系统,将排水泵站安防、运行、调度、分析统一构建到综合监控平台上,部分泵站具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运行功能,提高了排水泵运行控制智能化和运行管理精细化,提高防汛运行效率。
黄金明表示,为了迎战台风“安比”,目前相关应急预案已制定完毕,并配有24小时值班人员进行检测,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五大排水系统建设完毕 汛期内不再“看海”
事实上,为了让市民汛期内不再“看海”,上海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的建设从未停下脚步。东方网记者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获悉,松潘、丹东、民星南、华泾西和庙彭五处排水系统已基本建成,可在今年主汛期期间发挥防汛作用。
据了解,松潘、丹东、民星南三处排水系统是“新杨浦滨江”地区开发的重要排水配套,服务杨浦区大连路以东的平凉、定海、南军工路等滨江地区,不仅能够补齐滨江排水系统的短板,还同步提高了防汛标准。“老松潘排水系统的泵站排水能力只有4.5秒立方,新建的松潘排水系统的泵站能力可以达到17.5秒立方,提高了将近4倍。”黄金明介绍。此外,庙彭排水系统位于宝山区和静安区交界处,服务宝山区庙行及静安区大场机场等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五个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都是三年一遇,其中,民星南排水系统远期规划五年一遇,可抵御58毫米/时强度的降雨。根据服务范围大小,五个泵站的排水能力在14至28秒立方不等。其中,松潘服务面积141公顷,泵站排水能力17.5秒立方;丹东服务面积109公顷,泵站排水能力14秒立方;民星南服务面积382公顷,泵站排水能力14秒立方(远期35秒立方);华泾西服务面积199公顷,泵站排水能力18.9秒立方;庙彭服务面积251公顷,泵站排水能力28秒立方。
据悉,今年降雨将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状态,在通水前,隧道股份路桥集团已全面完成对泵机、污水截流设施、除臭设施等排水主体的质检工作,对每个关键工序技术复核,以及变配电间、进出水箱涵、出水口及周边的防汛墙等附属设施的拆除及重建,保证在汛期参与防汛的雨水泵站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