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直击寒潮|气温持续降,这120根电话线却呼呼烫!上海供水热线全时段为市民解困

资料更新时间:2021-01-25 00:00:00    (已经浏览4139次)

来源:劳动观察   时间:2020-12-31

“霸王级”寒潮席卷申城数日,“极冻”模式下居民难免会遇到各种用水问题,962740供水热线的繁忙程度也随着气温的不断下跌而越发火热。

12月31日,记者来到了上海这几天最“热”乎乎的120根电话线旁,直击寒潮下这部全时段守候解民忧的电话机背后的故事。“你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聆听每一通“急、难、愁”来电时,这样的理念都贯穿其中。

室外气温走低,热线“温度”走高

“您好,上海供水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下午15时许,一走进城投水务的供水热线中心,像这样急促而简短的应答问候语,立刻重复在记者的耳边响起。从12月29日申城发布寒潮预警的第二天起,中心电话声就开始此起彼伏,刚放下一个电话另一个电话马上响起。

黄怡宁,一位“95后”的接话员,入职2年来,她接听的电话数不胜数。可以说,这次的寒潮是她进入供水行业来经历的第一次“大考”。

“电话线这么繁忙主要还是因为天气太冷。”黄怡宁直言,“会选择这个时候打来电话的,肯定是有急事。”

连续数天,申城白天时段的气温也始终在0℃以下,上海供水热线接线大厅内电话在慢慢“升温”,大屏幕上,数据不断更新着。今日电话量较前两天有了升幅,但是一切都还是井然有序。

不过,由于连轴转地接听电话,不少接话员的喉咙都已经哑了。记者在黄怡宁的桌上就发现了不少润喉糖和胖大海。

“也没办法一直吃,因为接听电话不能食用。”黄怡宁和同事们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乘着中午吃饭时,多含上几片,嚼碎了用水过一下,“不管怎么样,喉咙总归能稍微舒服点”。

30支抢修队伍1100余人轮番出动

据城投水务供水热线主任杜海青介绍,从来电内容来看,居前的主要是用水问题及用水咨询。

明明从前天就开始降温,为何接听量会集中在今天?前期也已经采取了大面积全覆盖的水管保温防冻措施,缘何还会有如此大的无水情况发生?

对此,杜海青告诉记者:“其实,这都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原来,因为12月29日,气温较高,地标温度尚在0℃以上,加上12月30日白天天气也较为晴朗,直至当天晚间时分气温又开始下降,所以,有些内管以及小区的部分薄弱环节就开始凸显,造成居民集中来电。

来电暴增后,前方抢修势必量大任务中。记者了解到,白天,上海城投水务集团供水分公司有三十余支队伍1100余人轮番出动,到居民家指导解冻水管水龙头,或在道路上抢修。

在杜海青看来,虽然目前接听量总数不小,但与2016年的寒潮首日近5万通来电量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这四年里,我们的应对能力和前期工作都加强了许多。”杜海青告诉记者,4年前的寒潮给予所有人一个“警示”,要打破供水“最后一公里”,化“被动”为“主动”。

用心解决每一通电话里的“急难愁”

热线中心,不就是一个接听电话的地方吗?热线人员也就是拿起听筒听话,放下听筒记录吧?这是大多数普通市民印象中的供水热线的工作。

确实,这里就是听电话的,但又不完全是。可以说,供水热线就是一个用一部电话机、一根电话线串起前方用户和后方抢修维护一线之间的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其所承载的重量不是一个电话、一条留言、一个诉求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个殷切的期望,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前方奋力抢修的同时,热线中心的接话员们也采用了联动模式,通过电话提供一些简单的抢修小妙招,让用户尝试“自救”模式,以此弥补抢修人员手头任务量过大的情况。

“您看一下您家的水表状态……”、“这种情况可能是内管的一部分冻住了,别着急,您试试用温水泡一下毛巾包裹在水管外……”、“家中没有温水吗?没事,您有矿泉水的话用微波炉加热一下试试……”这些都是接话员常嘉骏工作7年来总结的一套小秘诀。

“有一些常规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就帮助用户来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在抢修人员身上的重担。”常嘉骏这样告诉记者。

为了能够让暂时家中无水的居民更好地理解自查步骤,供水热线还对部分报修独户无水的客户发送了温馨提示:您好,您今日报修家中无水,建议您对水表、水龙头和水管用温毛巾包、温水慢浇,不要高温水烤、火烤。我们师傅会尽快赶来。谢谢配合和体谅。

供水热线坐席人员的工作环境很枯燥,每人一个格子间,1台电脑、1个显示屏、1部电话就是全部。他们的工作强度又很大。系统24小时不停歇,人员必须“三班倒”。有时候电话一通,就很难再抽出时间按下暂停键。而居民所遇到的“急难愁”却在这样“枯燥”的环境里被一一化解。

120根电话线,最高峰时95位接话员全员在线。尽管室外的气温跌至0℃,但在供水热线的话务中心里,每一位接线员手中的电话线都是“热”乎乎的。在聆听每一通来电时,这样的理念都贯穿在接话员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