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金泽水源地水质水量检测预警平台投入使用

资料更新时间:2021-01-25 00:00:00    (已经浏览3619次)

来源:东广新闻资讯广播   时间:2020-10-30

金泽水库是上海第二大饮用水水源地,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重要窗口。由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开展了国家水专项研究,建设了跨区域、跨部门金泽水源地水质水量监测预警业务化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从源头上保障原水水质安全。请听上海电台记者车润宇发来的报道:
  金泽水源地取水来自太湖东南部河网片区的太浦河,惠及上海西南部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和闵行五区约670万人口。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平伟介绍,金泽水库处于平原河网地区,极易受区域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重金属、石油类、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风险的问题。金泽水源地水质水量监测预警业务化平台可以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污染风险及时响应,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工作模式。
  “以往来说,如果发生一些水污染事件,可能由事发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通过一些信息采集的方式,然后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的一些信息流转,最终反映到我们这个原水的这个调度系统,也许几个小时,也许会一两天时间不等,可能会对我们来说会延误及时应对处置时间。”
  平台上,集合了上下游沿线布置了21个监测点位的160多项实时监测指标,其中,藻类、浊度、pH等10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总氮、总磷、锑等指标6小时更新一次。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调度科副科长胡波介绍道:
  “像这些常规指标都是它的传输频率,都可以达到分钟级。但是人工是不可能这样的。比如说针对某一个点,你可能几天测一次,像我们现在人工监测点位,一周对流域内十几个点,监测两次,这个频率已经蛮大了。”
  平台不仅集成了在线监测、实验室监测、移动监测等多种水质监测手段,还构建了太浦河危化品、溢油、常规水质、重金属模拟模型,一旦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可以通过模型模拟污染物迁移、扩散等特征,分析污染物对水源地的影响,最小可将预报作业时间缩短至3小时,各部门可根据模拟结果,及时制定上下游的联动调度方案,保障取水口水质安全。
  “就比如说在金泽水库上游某一个点位,发生了溢油的突发事件。我们通过这个模型输入溢油的点位、溢油的种类,还有溢油的数量,通过模型的运算,预测油类迁移对金泽水库的一些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油类,它距离金泽水库取水口的时间以及它离开的时间。”
  赵平伟说,未来,该项目成果还将进一步延伸,不仅是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水质监测数据、污染源、风险源数据等数据实现共享,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还将共享项目研究成果,共同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水安全。
  “技术上共同的提高,从流域上来说,我们很多管理机制的完善,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对水源安全保障这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一个示范作用,来发展它的拓展和复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