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国企开放日市民走进虹桥污水处理厂:探秘污水 “变形记”,见证城市生态担当

资料更新时间:2025-10-27 00:00:00    (已经浏览54次)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最终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变废为清”,重新回归自然的?10月24日,污水公司虹桥污水处理厂以“国企开放日”为契机,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厂区,近距离了解污水的“变形”全过程,感受城市背后的生态守护力量。

生态与美观并存 探访“会呼吸”的污水处理厂

许多人对污水处理厂的印象还停留在“脏乱臭”,但走进虹桥污水处理厂,参观者们纷纷惊叹:“原来污水处理厂也可以这么美!”作为上海目前唯一运行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虹桥厂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生态优先”的理念。整个厂区不是冰冷的工业设施,而是与绿植、花园融为一体。成片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的雨水花园,不仅美观,更发挥着“海绵”作用——下雨时能蓄水、净水,有效减轻城市排水压力。更特别的是厂区的屋顶花园。经过升级改造,这里不仅是员工休憩的好去处,也成了市民参观的“打卡点”。污水处理的主要设施都隐藏在半地下空间,屋顶则变身成为集休闲、运动、交流于一体的绿色空间,真正实现了“功能与颜值齐飞”。

污水“变身”再生水 资源循环利用见实效

“谁能看出这水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吗?”在出水展示区,工作人员将大家的视线吸引至面前的池塘,流出的水清澈见底,现场观众竟无人能辨。原来,在虹桥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多道工艺处理后,可以“变身”为高品质的再生水,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再生水每天约有9000多立方米被用于厂区绿化灌溉、道路清洗,甚至还供给附近公园的景观河与喷泉,有效节约了城市的淡水资源。从“污水”到“资源”的转变,不仅减轻了环境负担,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水源保障。

科技赋能治水 打造智慧低碳新标杆

在中控室,智能大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水质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和全厂三维模型,仿佛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搭建了全流程智慧管理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处理工艺。一旦进水水质有波动,系统会立即启动算法,精准调整运行参数,确保出水始终稳定达标。此外,厂区还设置了“数字安全员”,通过AI识别技术,24小时监控生产区域,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警,筑牢安全防线。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虹桥厂还积极引入绿色技术。例如,在污泥处理环节引入水源热泵技术,有效降低了天然气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迈上了绿色、低碳、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仅是参观 更是一场生态责任教育

此次国企开放日,不仅揭开了污水处理厂的“神秘面纱”,也让市民亲身感受到每一滴清水再生的不易。从污水到清流的“变形记”,背后是无数水务人的坚守与创新。

未来,虹桥污水处理厂将继续秉持“治水为民、生态惠民”的初心,持续推进工艺升级与智慧化建设,也欢迎更多市民走进厂区、了解治水、参与节水,共同守护我们城市的“生命之水”。